羊水栓塞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又令人担忧的词汇。它如同隐藏在孕期的一颗 “不定时炸弹”,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健康。了解羊水栓塞的相关知识,对于孕产妇及其家属而言至关重要。
羊水栓塞的含义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的综合征。
简单来说,就是本应在子宫内保护胎儿的羊水,意外跑到了妈妈的血液循环系统里,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危及生命的连锁反应。羊水进入母体后,会激活母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过敏样反应,导致肺动脉高压、心肺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病情进展迅速且凶险。
羊水栓塞的诱发原因
宫缩过强或强直性宫缩:当子宫收缩过于强烈时,子宫内压力会急剧升高,这可能导致羊水通过子宫壁上的小血管,尤其是胎膜破裂处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例如,在催产素使用不当,使得宫缩异常强烈的情况下,羊水栓塞的风险就会增加。
胎膜破裂:胎膜破裂是羊水栓塞发生的重要前提条件。胎膜破裂后,羊水有了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途径。特别是在胎膜早破,且伴有宫缩过强时,羊水更容易通过破裂的胎膜进入母体血管。
宫颈或子宫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存在宫颈撕裂、子宫破裂等情况,这些损伤会使母体血管暴露,羊水便有机会顺着破裂的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引发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关注度高的相关问答
羊水栓塞可以提前预防吗?
目前羊水栓塞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所以很难做到完全精准预防。但在孕期规范产检,分娩时医生合理使用宫缩剂、正确处理产程,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宫颈和子宫损伤等,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发生风险。
羊水栓塞的死亡率高吗?
羊水栓塞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在一些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及时有效的抢救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生存率。一旦怀疑羊水栓塞,医生会迅速采取一系列急救措施,如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衰竭、抗休克、防治 DIC 等。
羊水栓塞只发生在分娩时吗?
羊水栓塞多数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尤其是胎儿娩出前后的短时间内。但也有极少数情况,会在产后、剖宫产术中或中期妊娠引产时发生。所以,整个围产期都不能掉以轻心。
羊水栓塞虽然可怕,但了解相关知识能让我们在面对它时更加从容。对于孕产妇和家属而言,积极配合医生产检和分娩指导,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环节。如果你对羊水栓塞还有其他疑问,或者身边有相关经历,欢迎分享交流,一起增强对这种妊娠风险的认识。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