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期检查中,唐氏筛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项目,关乎着胎儿的健康。许多准妈妈对唐氏筛查何时做以及是否需要空腹等问题存在疑惑。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唐氏筛查的最佳时间
唐氏筛查主要分为早期唐筛和中期唐筛。早期唐筛一般在怀孕 11 – 13 周 + 6 天进行,此时通过超声检查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结合孕妇血清学指标,可对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这一时期进行筛查,能较早发现问题,为后续决策提供更多时间。
中期唐筛则通常在怀孕 15 – 20 周进行,主要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的某些标志物,如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再结合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等信息,计算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以及其他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值。
唐氏筛查是否需要空腹
一般来说,早期唐筛中的 NT 检查无需空腹,孕妇可以正常进食。但对于血清学检查部分,不同医院要求可能有所不同。有些医院为了保证血清学指标的准确性,会建议孕妇空腹进行检查;而有些医院则认为进食对检查结果影响不大,无需空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准妈妈在检查前咨询产检医院,明确是否需要空腹。
相关热门问答
1. 唐筛结果高风险怎么办?
如果唐筛结果显示高风险,并不意味着胎儿一定患有唐氏综合征,只是患病风险相对较高。此时,医生一般会建议进一步做羊水穿刺或无创 DNA 检测。羊水穿刺是诊断唐氏综合征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流产、感染等风险。无创 DNA 检测则相对安全,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来检测胎儿的染色体情况,不过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羊水穿刺。
2. 高龄孕妇必须做唐筛吗?
高龄孕妇(年龄≥35 岁)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唐筛对于高龄孕妇同样重要。虽然高龄孕妇唐筛的漏诊率相对较高,但通过唐筛可以初步评估胎儿风险。并且,唐筛结果如果提示高风险,能促使医生建议孕妇及时进行更精准的检查,如羊水穿刺等,以便尽早明确胎儿是否健康。
3. 唐筛可以不做吗?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疾病,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唐筛是一种经济、简便且对胎儿无损伤的筛查方法,能够帮助孕妇尽早发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因此,除非有特殊医学原因,一般不建议孕妇跳过唐筛检查。
孕期每一项检查都意义重大,唐氏筛查能为胎儿健康保驾护航。如果您在唐氏筛查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让我们一起助力孕期健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