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之后,B 超检查是产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拿到B超单,上面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和数据,让不少准爸妈一头雾水。与此同时,胎儿的性别也是很多家庭好奇的事情。那么,B 超单究竟该怎么看?又是否能从中准确判断胎儿性别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
认识 B 超单基本项目
胎头:BPD 代表双顶径,指胎儿头部左右两侧之间最宽部位的长度。孕中期之后,通过双顶径可以大致推算胎儿大小和孕周。一般来说,怀孕 5 个月起,双顶径的数值和怀孕月份基本相符。例如怀孕 7 个月,双顶径约为 7.0cm。
胎心:胎心的正常范围在 110 – 160 次 / 分钟。如果胎心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胎儿存在一些健康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认。
胎盘:胎盘一般分为 0 – Ⅲ 级。0 级表示胎盘还未成熟,多出现在怀孕中期;Ⅰ 级表示开始趋向成熟,常见于怀孕 29 – 36 周;Ⅱ 级代表已经成熟;Ⅲ 级则表明胎盘开始老化。
常见 B 超单疑问解答
不少准爸妈对 B 超单的疑问集中在这些方面:
胎儿发育是否正常怎么判断?
除了关注上述的双顶径、胎心、胎盘等指标外,股骨长也是衡量胎儿发育的重要数据,它代表胎儿大腿骨的长度。对比双顶径和股骨长的差值,如果两者相差在 2 – 3cm 之间,胎儿的发育一般较为正常。另外,羊水的深度和指数同样重要,羊水深度正常范围在 3 – 8cm,羊水指数正常范围在 5 – 25cm。
B 超单上的图像能看明白吗?
B 超单上的图像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很难看懂。因为超声图像是通过声波反射形成,存在一定的专业性。不过,医生会依据这些图像对胎儿的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如果对准爸妈对图像有疑问,建议直接咨询医生。
孕期 B 超检查次数有规定吗?
一般情况下,孕期会进行 5 – 6 次 B 超检查。孕早期通过 B 超确认是否为宫内孕,排除宫外孕风险;孕 11 – 13⁺⁶周进行 NT 检查;孕 20 – 24 周进行大排畸;孕 28 – 32 周查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临近分娩时,再次通过 B 超了解胎儿位置、胎盘和羊水情况。
胎儿性别判断方法靠谱吗?
很多人试图从 B 超单上判断胎儿性别,流传较广的方法有:
看双顶径和股骨长:如果双顶径减去股骨长的值大于 2,可能是男孩;小于 2,可能是女孩。但这种方法缺乏科学依据,胎儿的股骨长和双顶径会受到遗传和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
观察肾盂分离:有人认为,B 超单显示胎儿肾盂分离,怀男孩的可能性大。事实上,胎儿肾盂分离可能是由于胎儿憋尿导致,和胎儿性别并无关联。
在我国,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是被严格禁止的。从医学角度讲,宝宝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
B 超单对于了解胎儿的健康发育状况至关重要,虽然准爸妈对胎儿性别充满好奇,但相比之下,宝宝的健康平安才是重中之重。
如果您在解读 B 超单或孕期产检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