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做什么检查?宫颈癌筛查要做哪几项?

宫颈癌作为女性健康的重大威胁,早期发现与预防极为重要。那么,宫颈癌筛查究竟要做哪些检查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图片[1]-宫颈癌筛查做什么检查?宫颈癌筛查要做哪几项?-母婴网

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HPV 感染是引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危型 HPV。HPV 检测通过采集宫颈细胞样本,分析是否存在 HPV 病毒及其类型。大部分宫颈癌由 16、18 型等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所致。

检测时,医生会用特制的刷子在宫颈口轻轻转动,获取细胞,过程可能稍有不适,但很快就能完成。这一检查能有效发现潜在的病毒感染,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关键线索。​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

TCT 检查同样采集宫颈细胞,但重点在于观察细胞形态是否异常。医生会将采集到的细胞涂抹在玻片上或放入保存液中,送至实验室由专业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

正常宫颈细胞形态规则,若出现异常,如细胞核增大、形态改变等,可能提示宫颈病变。TCT 检查能及时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阻止病情发展为宫颈癌。​

阴道镜检查​

若 HPV 检测和 TCT 检查结果异常,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能将宫颈和阴道黏膜放大数倍,医生可更清晰地观察这些部位的病变情况。

检查时,医生会在宫颈表面涂抹醋酸或碘溶液,根据组织颜色、形态的变化,确定可疑病变区域,并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癌变。​

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宫颈癌诊断的 “金标准”。在阴道镜指引下,医生从可疑病变部位取小块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和形态。

若发现癌细胞,即可确诊宫颈癌。这种检查虽然具有创伤性,但能提供最准确的诊断结果,对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宫颈癌筛查多久做一次?​

一般而言,21 – 29 岁女性每 3 年进行一次 TCT 检查;30 – 65 岁女性,若 HPV 和 TCT 联合筛查,可每 5 年进行一次;若单独进行 TCT 检查,每 3 年一次。

65 岁以上女性,若此前多次筛查结果均正常,可考虑停止筛查。但具体筛查频率应根据个人病史、家族史及医生建议确定。​

有性生活才需要做宫颈癌筛查吗?​

是的,性生活是 HPV 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有性生活的女性感染 HPV 的风险增加,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

但并非所有有性生活的女性都会感染 HPV,定期筛查能及时发现问题。对于从未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因感染 HPV 风险极低,一般不建议常规进行宫颈癌筛查。​

接种了 HPV 疫苗还需要做宫颈癌筛查吗?​

即便接种了 HPV 疫苗,也仍需进行宫颈癌筛查。HPV 疫苗虽能有效预防部分高危型 HPV 感染,但无法覆盖所有致癌型别。

而且,疫苗对已感染的 HPV 病毒无治疗作用。所以,无论是否接种疫苗,定期筛查都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宫颈癌筛查关乎女性健康,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为健康保驾护航。若您对宫颈癌筛查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交流,让我们共同关注女性健康。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