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可能是外源性病原体与内源性病原体共同感染的结果,其中性活动,下生殖道的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术后的感染,不良的性卫生,邻近器官炎症的直接扩散以及盆腔炎性疾病的再一次急性发作均有可能导致该病的发生。
1.年龄:有文献报道盆腔炎性疾病高发期在15-25周岁。年轻妇女易患盆腔炎性疾病,可能与其活动频繁性,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黏液机械防御功能差等因素有关。
2.性活动:盆腔炎性疾病多发于性活跃期的女性,尤以初次性交的年龄较小,性伴侣较多,性交频率过高,性伴侣患有性传播疾病的女性居多。
3.下生殖道感染淋病奈瑟菌性子宫颈炎,衣原体性子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等下生殖道感染和盆腔炎性疾病发病关系密切。
4.子宫腔内手术术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及宫腔镜检查时,因手术造成生殖道黏膜的破坏,出血和坏死而引起下生殖道内源性病原体向上感染。
5.性卫生差:月经期间性交和用不干净的月经垫都会让病原体入侵导致炎症的发生。另外低收入群体对性卫生保健不够重视,阴道冲洗患者盆腔炎性疾病发病率较高。
6.邻近器官炎症的直接扩散:例如阑尾炎和腹膜炎扩散到盆腔内,病原体主要是大肠埃希菌。
7.盆腔炎性疾病再发急发:盆腔炎性疾病引起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降低,易引起再发感,从而引起急发。
© 版权声明
【原创声明】凡注明“母婴网及母婴网+姓名”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